連續第四年贏得「全球最佳銀行」肯定的星展銀行,它教科書等級的數位轉型旅程不僅是銀行業楷模、更是所有行業的典範,而星展銀行在雲端技術方面的不斷精進與自我挑戰,亦非常值得大型企業學習。
本次大會難得邀請到星展銀行(台灣)科技長蔡祈岩博士分享他們在雲端技術上的策略、實作與成果,詳述雲端系統部門如何為集團超過一萬人的 IT 員工提供一套完整的私有雲平台,包含了審核、佈署、維運、效能監測、資安乃至計價等功能,以最少的人工提供最便捷、安全、彈性、有效率的自助式服務,乾貨十足!
SaaS 是完全以網路為基礎的雲端解決方案,正因如此,不同的 SaaS 之間,相較以往地端系統更容易互相串接。如今許多企業正在嘗試將使用中的軟體或服務整合,以達到工作流程的自動化,同時蒐集企業做出關鍵決策時所需的資訊。
本議程將分享 SaaS 之間如何深度整合,以及我們 HENNGE 台灣惠頂益的實際運用案例。
議程中說明 NetApp 目前對資料管理方面的精髓,並透過與三大公有雲業者成為合作夥伴後,能針對混合多雲環境進行簡單且一致性的管理工作,議程中會以展示的方式讓來賓體驗如何讓資料上下雲端及跨雲搬遷。
當我們利用公有雲來擴展現有的本地環境,常常會帶來全新挑戰,例如管理複雜的網路、重新架構應用程式,以及需要使用多種基礎架構工具來管理多雲環境。過去 Nutanix 專注於超融合的研發,簡化 IT 基礎環境 擺脫統三層式架構的束縛, 讓 IT 部門能專注於業務發展的應用系統和服務。現在 Nutanix 透過與公有雲的原生整合,實現無縫的混合雲擴展。建置了一個靈活的基礎,讓您無論身處何處,都能從單一平台運行和管理任何應用程式,優雅自在地邁向多雲旅程~
過去,企業和組織在建構 HCI 超融合或 Kubernetes 叢集環境時,除非採用廠商預先載入好的硬體式整合方案,否則整個部署流程通常需要大量人為介入,並且部署的過程中仍經常出錯或異常而停止。
在本議程中,我們將實際展示企業和組織如何在內部資料中心內,快速建構 HCI 超融合環境並部署 Kubernetes 叢集和負載平衡器,同時部署過程只要透過 GUI 圖形介面即可完成。
同時,以 Azure 公有雲為範例環境,在一台 Azure VM 虛擬主機中啟用「巢狀式虛擬化」(Nested Virtualization)機制,讓沒有相關硬體進行測試的 IT 管理人員,也能透過巢狀式虛擬化機制快速建構測試環境並進行體驗。
本議程將分享一名 DevOps 工程師從科技業跨入金融業後,在大環境法規與技術限制下,如何胼手胝足一步一腳印地建立起中國信託第一個 AI 自建運營平台的心路歷程,同時分享平台的現狀與下一步計畫,讓有興趣一窺內幕的有志之士能更有勇氣的一起投入金融科技轉型的浪潮。
根據台灣知名投顧分析,電子商務、電子支付、雲端軟體和社群媒體是 4 個正在快速成長的新興產業。其中社群媒體所應用的影音串流服務訂閲消費、加值消費、廣告收入正逐漸取代傳統媒體的地位。研究估計影音串流市場到 2028 年的總值將會達到 223 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 21%。由此可知,越來越多企業需要業務轉型及利用影音串流技術來開發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潛在客戶。
業界專家將會在這 30 分鐘深入分析不同的直播和點播技術,再配合市場常見的應用場景,技術架構和實戰示範來展示這未來的大趨勢。"
Key Management 是 CNCF Landscape 中的一環,Hashicorp Vault 是其中星星最多的專案。實作 Vault 整合能夠有效提升環境中 Secrets 的安全程度。如果團隊希望加強 Secret 的管理,Vault 仍然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近年來金融業隨著主管機關開放資料上雲與三大雲端服務供應商加速發展台灣資料中心計畫,促成金融業開始啟動上雲計畫。雲端運算技術之敏捷性、彈性、成本透明與快速全球部署等特性,也是面對這個充滿不穩定、不確定、複雜、模糊的霧卡 (VUCA) 時代重要技術,我們將基於混合雲架構下,介紹金融業如何在考量資安、合規、治理、管理與技術轉型的不同面向中,規劃整體應用系統上雲策略。
近年混合雲的採用和DevOps受到企業IT廣泛的討論,延伸的資訊安全已成為時下關注的重要議題。複雜的身份管理與過度的身份特權使用,導致企業面臨巨大的資安威脅及資安事件頻繁發生。過去IT著重在管理"人"的身份及使用,卻忽略現代企業IT環境中新型態"機器",如RPA/COTS工具、雲環境及應用程式等的身份安全,並導致新型態資安的威脅與風險的曝露。
CyberArk 提供完整身份安全規劃藍圖,從雲到地,人與機器給予全面及一致性的身份安全策略,讓企業能克服資安的威脅及提昇運維的效率。
資料就是資產,良好的資料治理(Data Governance),就是增加資產價值的方式。
對於擁有大量資料的企業來說,交易資料庫與分析資料庫架構上的矛盾,同時又要保持資料同步是相當頭痛的問題。本議題提供實務上的資料庫設計,讓資料治理的理念可以透過資料流的方式確實的落地運作,增進資料產值不只是紙上談兵。
這些年來,由於雲端原生程式的快速成長,以及容器技術的普及,帶動了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的興起,目前微服務架構也逐漸成為雲端應用開發中相當流行的架構。本場演講便要來和各位介紹何謂微服務? 使用微服務的理由是什麼呢? 微服務又是以什麼模式進行開發的?演講中也會進一步地透過 QNAP 的 Amiz Cloud 全方位雲端中控系統為例,來和大家說明 Qnap 是如何以微服務的架構來開發的喔!
我們將分享在 QNAP,如何透過找出系統演進時需要維護的重要「適應度」特徵,並在系統開發初期與開始重構舊系統前,將「可演進性」進入系統建置、調整的一個重要考量,並使用微服務技術建置「可演進性」的新系統(Qmiix),以及改善、重構舊有系統(myQNAPcloud),使得這些系統可以被「增量式、迭代式 」的開發、調整、改善的同時,也能夠維持符合我們商業利益的重要「適應度」特徵.
Kubernetes 就是銀彈(silver bullet)了嗎?
我們嘗試著將服務由 GKE 往 Cloud Run 移植時,遇見了 Anthos,在這個過程裡我們遭遇了哪些事情呢,期待與各位分享這些實務上的經驗。
Ubiq基於API的平台大幅簡化加密複雜性,僅須2個API Call和3行程式碼,開發人員可以在幾分鐘內將加密整合到任何應用程式中;Ubiq平台透過直接將加密整合到應用程序中,能節省開發人員時間並提高整體應用程式安全性
使用管理多個CDN已經是企業必備的要素,企業卻往往因為管理多個CDN而苦惱,複合式CDN平台提供一站式的管理,多樣化的選擇與服務彈性,搭配3,4,7層的網路攻擊防護機制,提供企業更有效的管理營運解決方案。
在現今生活服務豐富且完整的年代,不論是美食、娛樂、旅遊與交通等生活場域,如何透過 API 相互串接提供會員一站式服務。
本次議題將分享如何透過 serverless 以 FaaS 的想法串接第三方生活服務,從使用數位簽章綁定雙方會員到如何運用 step function 處理 webhook 所接收到各類的訂單數據。
混合雲是目前企業 IT 服務的發展方向,然而建置雲端服務平台與維運雲服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型態。建置雲端服務平台需要依用戶需求進行規劃,除了常見的 IaaS、PaaS、SaaS 各層級間的不同功能串接外,亦需要詳細盤點對企業應用有實質幫忙的服務內容,以利收得短期成效。維運雲服務則是需嚴守維運紀律,除了持續推動服務的 DevOps 流程外,亦需讓工程及開發團隊能依循現有建置服務基礎,不斷打造可滿足用戶需求的新功能、新服務。在過去建置維運 TWCC (臺灣 AI 雲) 的經驗中,從建置近 2000 顆的 V100 GPU 集群到服務上線,再到 GPU 服務(近)滿載(98%,即1960顆 V100),台灣智慧雲端服務 (TWS) 團隊持續將最好的 IT Service 提供給國人,讓世界前20名的超級電腦可以協助產官學研各界的需求。
Cato Networks 與全球領先網絡營運商合作,建設了由許多網絡連接點(PoP)組成的分佈網絡,各個 PoP 之間通過優化且加密的私有骨幹線路互聯,讓企業的分支機構能在就近的 PoP 接入網絡,從而實現企業網絡的互聯,並使用 Cato Cloud 安全服務。這樣客戶便無需購買防火牆、Web 過濾器、網路加速器、VPN 和傳統 SD-WAN 部署所需的網路及安全產品,大幅節省資本支出及降低人力成本,不僅輕鬆管理,又能統一安全策略及帶來卓越的使用體驗,確保網絡安全及高速連接至各分支機構、雲端平台如 AWS,以及移動裝置用戶。
【虛實主機無界限】
隨著大數據與AI技術日新月益,GPU可以提高許多類型工作負荷的效能,CPU 與 GPU 的組合逐漸成為主流,但其複雜的運算技術讓許多想嘗試的企業苦尋無門,數位通國際最新推出Advanced Bare Metal 與GPU雲運算服務,讓企業客戶輕鬆實現雲端虛實整合,同時滿足實體機的特殊應用與圖形化運算需求。
【網路連結無界線】
隨著雲端服務發展成熟,新型態的網路架構除了要能做到智慧型active-active活化使用率及簡化IT管理外,並能依照需求快速布建,讓網路連接更具彈性,打破傳統界限。
【雲端部署無界現】
數位通國際雲端資料中心與容器服務部署全球,讓企業在擬定雲化策略時,能通盤評估雲地整合,選擇更有利的地區,快速部署全球應用服務。
在新南向政策下,如何透過 SD-WAN 與 MPLS 整合解決方案的特性及優點,達到高性價比、穩定與彈性兼具的網路效能,並同時擁有營運商級別的服務,藉以提升企業的營運效益。
本主題介紹隨著NVMe技術的快速發展,All NVMe已經成為儲存設備的新架構趨勢。NAND 製造技術的高速成長,已促成單顆SSD的容量顯著提高及單位儲存成本的持續下降,使得SSD跟HDD的成本差距逐步縮小。依據Gartner的分析報告(1Q19~3Q20), 全快閃儲存設備 (AFA, All Flash Array) 已佔外部控制器為基礎的儲存市場(External Controller-based Storage) 近五成的佔有率,且持續成長中。數位轉型為當今所有IT主管的當務之急;所有的資料都必須數位化且隨時可轉換為在線應用。傳統的硬碟已無法滿足在線關鍵業務資料倍增的高效能與低延遲之需求 ,全快閃儲存已成為數位轉型絕對不可或缺的一環。
目前的企業用雲,根據環境的不同而切分多重帳號與追求高可用性而使用多重Region已是主流,此議程希望分享敝公司的實際案例,如何在維運上做到跨AWS帳號、跨Region的將Application log 與 CloudTrail等稽核Log,收集進AWS Elastic Search裡做呈現。
雲端科技對企業來說具有一個劃時代的意義,對資訊服務的建置而言,如何善用雲端科技,為企業未來創造出的具有速度的競爭力,對企業走向雲端時代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演講內容將趨勢科技多年從地端轉向雲端服務的經驗,以化繁為簡的形式,分別從科技 (Technology),制度 (Process) 以及人力資源 (People) 三個面向,運用案例做深入淺出的說明。可以從中了解未來企業該如何展開一個全新的思維,調整腳步,迎向雲端時代的來臨。
此議程將解析透過 "多雲API整合" 與 "一致性自動化操作模式" 在多雲架構中掌握主動權,創造具韌性與速度的企業競爭力。
分享完善用雲的四大方向: Migration生產上雲、Protection整機保護到雲、DR災難備援在雲 、Dev/Test雲上測試開發。
實際案例解析: 馬來西亞企業結合雲的主動數據保護 以及 歐洲體育用品公司,公雲到私雲的災難備援,同時兼顧開發測試。
此議程也將提出企業主動積極用雲觀點,打造:
1) 地雲雲: 雙雲備援的災難備援規劃
2) 本地導入私雲: 問題本地解決,私雲加公雲的雙重保護
3) 定時自動的災難備援測試
4) 針對勒索病毒的主動告警
主要是介紹最近比較熱門度比較高的工具 Pulumi,藉此機會來宣傳及推廣此工具,並且拿 Terraform 工具作為比較,相信大家在導入 IaC 時肯定有很多工具可以做選擇,而我會拿 Pulumi 來做介紹,為什麼我選擇它,他的優勢又在哪邊。
Reblaze的Web安全防護平台包括新世代網頁應用程式防火牆(WAF)、網路層與應用層DoS/DDoS攻擊防護、進階機器人管理、Web API安全、內容傳遞網路(CDN)、負載平衡(LB)、即時流量監控管理等功能;並與頂級公共雲端服務供應商(AWS、Azure、GCP)全面整合,可依據客戶所選擇的雲端平台彈性部署。
所有客戶均享有全方位保護,並擁有專屬虛擬私有雲(VPC),除有效消弭多租用漏洞,並確保客戶隱私;透過多層次威脅檢測、行為分析和自動化機器學習,能夠準確識別並防禦新威脅,包括剖析(Profiling)、初級過濾(Primary Filtering),動態過濾(Dynamic Filtering),生物特徵行為分析(Biometric Behavioral Analysis),不僅是請求者的身分識別,還包括其行為分析,可以有效識別合法使用者或複雜進階網路機器人。
此次演講將以 Furbo 的聲音辨識功能實作為例,包括吠叫偵測、警報偵測與玻璃破裂偵測等,說明我們在模型設計、資料的獲取與測試資料設計、應用場域中遇到的困境及模型的監控與調優等幾個面向中的實務經驗,並分享我們如何逐步引入 MLOps ,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並加速產品落地。
近年來,金融圈都積極地進行數位轉型,大多數的銀行都積極地擴張自身資訊服務,朝向 Bank 4.0 的模式發展。為了因應未來金融應用生活化所帶來倍增的用戶服務請求量,銀行的資訊系統陸續以雲原生模式建置。偉康科技將分享,如何透過多項實務專案的導入,逐漸實現金融雲平台之建置。
1.破解容器化等於雲原生應用的迷思
2.妥善利用容器化的便利性與軟體架構搭配打造雲原生應用
專為您的企業打造的雲端基礎架構 !
現有的公有和私有雲端選項通常會迫使組織對雲端策略進行權衡,導致組織難以執行一致性雲端基礎架構。Dell Technologies 與 VMWare 聯手,提供一致性的雲端和基礎結構服務,除了可滿足各種資料和工作負載需求,更能加速創新、因應不斷演進的需求,並保有 IT 作業控制權。快速部署新工作負載及解決方案,更能快速提升效能及使用率。
在大量的訊息警報中找出真正影響的範圍,或是業務策略的改變造程系統反映過慢。足以代表監控的重要性,如何在微服務架構中,找出指標的多樣性來定位故障的樣貌是這次要分享的主題。
敏捷 20 年,不只影響了人,也影響了技術;敏捷式管理不僅改變了軟體團隊的思維,從瀑布式的專案管理到漸進迭代 DevOps,另一方面,敏捷觀念也影響了 IT 基礎架構的演進,從集中到分布,從單體到微服務。想要了解敏捷的基礎架構,不能不看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