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2023) 我們團隊接下了挑戰,將臺灣最大的資料開放平臺進行雲原生化,把原本 30 多台虛擬機器組成的系統,重構為以容器為基礎的 Kubernetes 架構並部署在 GCP 上。
雲原生化後,透過自動擴展可在短時間對應 25 倍的流量、透過 CI/CD 將部署時間降為 1/8。大幅增加了系統的穩定與韌性。這過程我們也踩了一些雷,像是排程 Pod 若沒適當設定可能會燒光錢,雲端儲存可以省錢卻也可能碰上效能問題。
希望藉由分享這段過程以及除雷經驗,幫助想要將系統轉為雲原生架構的朋友有個方向,了解雲原生的強大擴展與回復韌性,並避開會讓荷包痛的地雷。
現任:
資拓宏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經理
曾任:
藍星球 資訊副理,負責過多個政府機關的資料開放平臺的重建與開發、自稱系統都更師
趨勢科技 資深工程師
廣達電腦雲端平臺 研發工程師
證照:
Google Cloud Professional Cloud Architect 認證
ISO 27001 稽核員認證
701D
TAGS Cloud Native
CI/CD
Kubernetes